![](upfile/2017526103023813.jpg) 唐菖蒲,又名劍蘭,屬鳶尾科球根植物,植株高80~170厘米,綠葉互生,排成兩列,球莖扁圓或卵圓形,具環(huán)狀節(jié),葉6~9片,劍形。其品種繁多,花色艷麗,花期長,花姿極富裝飾性,被譽為世界四大切花。
一、繁殖材料的選用:利用子球繁殖切花種球,是快速增殖種球和防止種性退化的有效方法,因為小子球具備培育優(yōu)質種球的潛力,充分利用小子球,創(chuàng)造理想的栽培環(huán)境,盡可能提高小子球的成球率,是解決劍蘭種球退化、生產(chǎn)高質量種球的有效途徑。
二、繁育地點的選擇:應選擇地勢干燥、陽光充足的山區(qū)高海拔地,遠離污染源,要求清潔、沙質、排水良好,有機質含量豐富的肥沃土壤,土壤ph值7.0左右。
三、播前準備和種植方法:1、繁育地不可重茬,種植前10天左右將土壤澆1次透水,約1個星期后待土壤晾曬后,結合翻土,在土表每畝施入基肥2000~3000千克和適量磷鉀肥,翻耕深度不小于30厘米。2、種植前去除病劣子球,一般4月下旬至少5月上旬為最佳播種期。3、子球的種植采用條播溝栽法或撒播放法,條播溝栽法將子球均勻地播入,每米溝內(nèi)約播種60~80粒小子球,播后覆土3~4厘米厚。撒播法是在平整后的栽培土上按適當密度點播子球,并稍將子球壓入土壤,避免在其上覆土時沖亂子球,播種完土壤需澆1次透水,以促使迅速出苗,為保持地溫,可在土壤表面覆蓋稻草或麥秸稈,待第二片葉子長出土面后掀除。
四、種后管理:1、除早、間苗,唐菖蒲出苗后要加強管理,結合松土及時清除雜草,減少病蟲害傳染源,唐菖蒲還未出土時,對于墑秒雜草,采用1000倍的禾耐斯藥劑進行噴霧,除草效果很好。待苗出整齊后長到5~20厘米高時,按苗與苗約7厘米的株、行距定苗,在苗密集的地方除弱苗、畸形苗,莖桿彎曲的病株,并且?guī)С龇N植地集中銷毀,避免傳染。2、施肥,苗進入旺盛生長期后,應及時追施氮肥和復合肥,發(fā)芽后15~40天施用氮肥組有效。進入三葉期以后每月施用1次復合肥,共施3次。唐菖蒲不喜大肥,以少量多次為原則,否則會引起植株徒長倒伏,追肥可以通過葉面噴施或灌溉方式使用,或直接撒在土表再噴灑回,加速肥料溶解進入土壤,促進子球發(fā)育。3、防病除蟲,堅持以預防為主,綜合防治的方針,每次下雨后,都應進行1次藥劑防治,用50%多菌靈、甲基托布津、菌核凈、噴灰嘉輪換交替使用;颐共。菏翘戚牌褬O易發(fā)生的病,可用5%農(nóng)利靈可濕性粉劑800~1000倍液噴施或5%樸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~1500倍液,菌核凈800~1500倍液.預防時每隔10~15天噴1次,病蟲害時每隔3天噴1次,連續(xù)噴2~3次.枯萎病:種植前用50%多菌靈500倍液浸泡半小時后進行球莖消毒,再以5%福美雙拌種后種植,生長期發(fā)病初期噴用農(nóng)用鏈霉素1000倍液,連續(xù)噴2~3次。小地老虎:播種后剛出苗時,為防止幼芽被害蟲所食,可用敵殺死、敵百蟲等農(nóng)藥定期噴殺,生長期可用40%氧化樂果2000倍液,50%辛硫酸乳油800倍液噴殺,此外還可每畝用3%辛硫酸顆粒2~5千克處理土壤。
五、剪花促球 少數(shù)大子球會抽生出花序,應在花序抽出至花蕾顯盡早摘除,使養(yǎng)分集中供應地下種球生長,剪花時一定要避開陰雨,霧天氣,晴天上午9時到下午2時剪取最好,此時剪口容易愈合,避免感病。
六、起球、晾干、分級 1、秋季初霜前,當唐菖蒲葉片有1/3干枯時,開始收獲地下球莖,通常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進行適時采收,選干燥、晴朗天氣將整株小心挖出,切忌噴傷球莖表面,對細小的種球,可用篩子篩,這樣可節(jié)省時間,提高效率。2、采后剪去枝、枯葉,盡早晾曬,放置于通風干燥處,晾曬過程中不斷翻動種球,挑出有病斑的球莖,防止霉爛,除去傷、畸形球后再按大小分級。3、根據(jù)種球表面的光滑度、大小、芽點的飽滿度進行分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