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upfile/20177685257224.jpg) 中國苗木花卉網6月19日消息:7月中下旬以來持續(xù)的晴熱高溫天氣,給我市去冬今春栽種的綠化苗木造成了不小的傷害。在不少地方,喬木類的大葉女貞、杜英、香樟和花灌木類的山茶等不耐旱花木已經出現枯死現象。林業(yè)部門正組織人員,采取噴灌、澆灌、吊營養(yǎng)液等多種辦法,全面開展抗旱保苗工作。記者日前在蔣巷中心公路綠化提升改造工程抗旱現場,看見林業(yè)部門正采用一種科學抗旱新辦法—插灌,緩解樹木旱情。
6月9日16時,在蔣巷中心公路綠化提升改造工程現場,市林投公司技術主管袁祿長正在指導工人規(guī)范操作插灌技術。據了解,去冬今春實施的蔣巷中心公路綠化提升改造工程全長24公里,綠化面積10萬多平方米,其中50%的苗木耐旱性較差。
袁祿長說,經歷這么長時間的高溫炙烤,加之受前期澆水抗旱的影響,如今綠化苗木根部的土壤已經嚴重板結。采取將水直接灌入樹根底部的辦法,不僅節(jié)水,而且抗旱效果更好,苗木維持的時間是傳統(tǒng)抗旱方式的2-3倍。
記者在現場看到,工人先拿鎬頭在苗木根部打好4個拳頭大小、約20厘米深的孔,隨后袁祿長將一根1米來長、一頭連接了抽水軟管的硬質PVC管插進打好的孔中,并借助水流對土壤的濕潤、軟化作用,用力慢慢將水管斜插到樹根底部。袁祿長說,因為苗木新栽不久,立根未穩(wěn),所以插灌孔不能選在樹池的土圍堰內、也不能落在樹根底部的土球上。
記者問:“完成一個孔的插灌,要多長時間?”袁祿長回答道:“少則三分鐘,多則五分鐘。雖然時間比傳統(tǒng)方式要長些,但水分保持的時間也更長久,對苗木成長有利。”
|